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要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和实际条件的许可来确定。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可以建立比较完整的、功能较全的心理咨询室,可以包括个别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心理沙盘室、身心放松室、情绪宣泄室、团体心理辅导室、心理阅览室、预约接待室等。
地点要僻静
心理咨询室的地点一般设在学校较为僻静的角落,让前来咨询的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感,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敞开心扉、倾诉烦恼。切忌设在人声嘈杂的地方以及靠在行政办公室的旁边,避免来访学生心里有所顾忌,望而止步。
环境要温馨
心理咨询室内部环境应面积适宜,内部设施简洁大方,采光通风条件好,室内装饰风格温暖、宁静,避免会引起来访者强烈情绪反应的过于刺激的颜色;适当的地方可摆放鲜花或盆景、书画。座椅及设施摆放适宜,保持安全、整洁、舒适。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名称有亲和力和归属感。
功能要齐全
完善的心理咨询室应具有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心理测试、图书阅览、心理训练等功能。心理辅导室可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主要包括团体辅导室、个别咨询室、心理测量室以及心理训练室,团体辅导室兼有接待室和学生等候室以及教师办公室等功能。学生等候室里有一个图书柜,里面摆放着很多心理方面的图书,可供学生自主阅读。心理训练室里面主要陈列一些跟心理训练有关的器材。
人员要专业
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专业的心理老师才能胜任这项工作。现在一些学校把心理咨询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或者为了赶时髦,指派一个或几个未经专业培训的老师兼任心理老师,让他们对来访的学生进行简单的谈话。这样的咨询效果差,甚至适得其反,让心理咨询室的名誉大打折扣。学校应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心理老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制度要健全
要健全组织机构,做到校长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心理教师专门负责,各班主任、学科教师有力协助,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每学期要有计划和总结。心理咨询活动应有时间保证、物质保证、经费保证等,使各项常规工作得到真正落实。
其他标准
团体辅导活动室可根据团体活动的规模或团体咨询的需要,配置地毯、座椅、录音录像设备以及团体辅导工具箱活动道具等设备。心理阅览室是心理图书资料的专用阅览室,面积大小可根据学校条件和生员规模而定,并同时配备心理健康自助系统,便于来访者了解心理学知识,提升自我认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等。